依職業安全衛生法的規定,從事營造作業的勞工,雇主對新僱勞工或在職勞工變更工作致其工作環境、工作性質不同,需事前施以至少6小時的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然營造業工程具有層層轉包、短期性、臨時性及勞工流動性高等特質,故在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的實施面臨幾項困境:營造公司(原事業單位)雖非承攬商作業勞工的雇主,但依法負有指導及協助承攬商實施安全衛生教育的責任,勞工到不同工地作業因其工作環境、工作性質不盡相同,原事業單位都要求作業勞工重複上6小時教育訓練,如此勞工不僅要損失1天的工資,還造成其接受訓練的意願低落。法令未規定授課講師資格及訓練教材未經嚴謹審核,導致授課品質良莠不齊。這些困境致使安全衛生意識無法深耕於營造業勞工心中,而忽視作業安全,造成營造業的職業災害居高不下,經統計臺北市近10年營造業死亡職業災害,其中即高達8成罹災者未曾接受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為解決這些困境,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在104年底即積極邀請台北市營造業職業工會、各營造公司研商解決方案,於今(105) 年推行「臺北大工地@安康方案」。
勞動局賴香伶局長表示啟動「臺北大工地@安康方案」包含「臺北大工地」、臺北「職安卡」2大制度,由政府與雇主協同合作,聯合培育應接受營造一般安全衛生訓練之勞工,深耕勞工的勞動安全意識並提升其基本工作職能,來突破在現行法令規定不足部分,計有5項創新作為:將臺北市所有新建工程建構為「臺北大工地」;營造作業「工種」分訓;明訂授課講師資格及彙編教材;訓練測試合格勞工由勞動局核發臺北「職安卡」;持有臺北「職安卡」勞工登錄優先僱用。
勞動局規劃將臺北市所有新建工程建構為「臺北大工地」,視為「單一」工地,並將營造作業「工種」分訓,加入「臺北大工地」的原事業單位將教育訓練計畫於「臺北職安聯繫網」申請,經勞動局審核同意後即可辦理訓練,受訓勞工經測試合格者由勞動局發給「職安卡」,在「臺北大工地」內即可從事受訓結業之「工種」作業,並可登錄於「臺北職安聯繫網」,供營造公司依其專長優先洽詢僱用。如此雇主僅需要辦理1次教育訓練,勞工即可通行於「臺北大工地」,徹底解決營造業長期以來面臨的因工地作業環境、工作性質未能完全一致,勞工到不同工地作業需重複接受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及勞工接受訓練意願低落的困境,並讓「勞動安全」意識確實深耕於勞工。目前經統計臺北市共有506家原事業單位承建1,104個新建工程,至今已有206家原事業單位、510個新建工程加入「臺北大工地」。另依照營造作業之特性,將訓練「工種」分為土建工程(含假設、基礎、結構體、裝修(景觀)工程)、機電工程及營造工程師3大類,組成教材編輯委員會彙編各工種教材,並明訂授課講師資格,解決授課品質良莠不齊的問題,勞動局亦已發布「臺北市政府勞動局推展營造作業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作業要點」據以執行相關作業。
賴局長亦指出臺北市執行「臺北大工地@安康方案」,預期105年可達成效益有:降低臺北市營造業工作場所死亡職業災害20%以上;「臺北大工地」作業勞工訓練人數8,000人次,持卡比例10%以上;登錄參與「臺北大工地」之原事業單位300家以上、參與之承攬人或再承攬人600家以上;辦理營造作業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160場以上;降低「新建工程」作業勞工,未受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致發生死亡職業災害30%以上;加入「臺北大工地」的原事業單位訓練成本降低80%。呼籲尚未加入「臺北大工地」的原事業單位儘速加入,共同努力降低臺北市營造業職業災害。
表1 「臺北大工地@安康方案」說明
營造業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難落實 | 原因: |
解決方式 | 政府認證授課、雇主加入協作聯合培育應接受營造一般安全衛生訓練之勞工 |
「臺北大工地@安康方案」預期效益 | 主要效益: |
表2 「臺北大工地@安康方案」創新作為與現況對照
現況 | 創新作為 |
---|---|
營造工地作業工作環境、工作性質不盡相同,作業勞工重複訓練 | 1.建構「臺北大工地」,視為「單一」工地 |
授課品質良莠不齊 | 1.明訂授課講師資格及彙編教材 |
勞工接受訓練意願低落 | 持有臺北「職安卡」勞工登錄優先僱用 |
圖1「訓練工種」3大類6工種示意圖
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 - 市府新聞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