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7日 星期六

教育局新聞稿1050301 設計之都設計教育扎根計畫「校園角落未來想像與設計改造活動成果展記者會」~大手拉小手同建校園角落未來想像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採訪通知 請轉交文教記者【發稿日期:105年2月26日】業務聯絡:教育局終身教育科 穆科長慧儀 0913-560-711 王股長怡婷 0928-521-659 新聞聯絡:教育局記者室 新聞聯絡員陳秉熙 0953-287-353【主題:設計之都設計教育扎根計畫「校園角落未來想像與設計改造活動成果展記者會」~大手拉小手同建校園角落未來想像】一、活動時間:105年3月1日(一)下午2:00~2:55二、活動地點:1.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地下1樓表演廳(記者會現場)2.成德國小穿堂(校園角落未來想像設計改造活動現場)【報導內容】有別過去校園美化、圍牆塗鴉等校園美學參與,臺北市教育局積極推動「設計教育扎根計畫」,今年邁入第三年,自去年開始規劃的「校園角落未來想像與設計改造活動」,歷經一年多來的工作營教學、實際執行,透過學生天馬行空的想像,為校園教落點綴出不同的學習角落。今年我們更將學生作品以實體化呈現在校園裡,3月1日至3月3日,教育局訂於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舉辦「校園角落未來想像與設計改造成果展」活動,展出本市15所學校師生104年度執行市府設計之都校園角落改造活動之模型、設計圖及3D立體圖等作品;3月1日下午2時為本次成果展之記者會,當天臺北市教育湯志民局長將與在成德國小現場的何雅娟副局長進行連線,帶領大家一睹該校校園角落改造後的嶄新面貌。臺北市政府2016年獲得「世界設計之都」主辦權,為延續「世界設計之都」之改造理念,並將「設計思考」導入臺北市高國中小系統,讓設計思維向下扎根,臺北市教育局推動「2016世界設計之都設計教育扎根計畫」,本次「校園角落未來想像及設計改造活動」,從40多間申請學校,遴選出15所國中小學、10所高中,藉由最了解學校各大大小小角落的同學們去發想,在設計師、建築師的帶領下,自去年10月至今年1月舉辦數場工作營、設計改造課程等方式,讓學生凝聚能量,激盪出與眾不同的創意,再透過將學生的想像化為實體。 為將設計教育拓展至更大範圍,本計畫除了引進產業界學者、專家,並將參與計畫的學生構想,交由大專院校建築相關科系所師生團隊進駐校園,共同協助校園師生將其對校園角落之想像,以製作圖面設計、3D立體圖與模型之方式,執行校園角落改造方案,配合做中學、大手牽小手的概念,賦予原本不受重視的角落、走道或場地,蛻變為校園驚艷亮點。 成果展記者會當天成德國小現場,為此次校園角落改造作品係將原為堆放體育用品的穿堂空間,透過象徵孕育創意的蛋形空間,將該場所改造成為學生展示校園記憶、學習的場所,也代表著本計畫的設計扎根理念,從國小開始,激發學生對於設計的興趣與熱情,為本市的設計人才奠基。歡迎媒體朋友踴躍採訪報導!校園角落未來想像與設計改造活動成果展記者會流程表13:30~14:00 貴賓接待/媒體接待/簽到14:00~14:05 主持人開場14:05~14:08 2016世界設計之都設計教育扎根計畫-校園角落美學改造設計」影片介紹14:08~14:18 主辦單位、承辦單位致詞14:18~14:23 學校代表說明校園角落設計歷程14:23~14:33 第二現場直播連線:校園角落實品介紹14:33~14:48 工作營頒獎典禮(國中小15校、高中10校、設計師群)14:48~14:55 貴賓與得獎團隊 交流合影14:55~ 開幕式尾聲 賓客導覽開始附件:104年度執行「校園角落未來想像與設計改造活動」學校及其作品一覽表學校 施作地點 施作構想 3D設計呈現圖 成德國小 穿堂 因穿堂可通往臺北市立圖書館,常有學生及家長進出經過。改造原本堆放體育用品的空間,透過蛋形的設計,創造出新生的意象;外層再以竹編呈現,內部增加垂吊展示功能,打造出專屬的美學創意空間。 興隆國小 地下室 由於世界設計之都計劃,日後將會有設計家進駐校園,故改造地下室空間,並期望搭配學校傳統布袋戲隆宛然掌中劇團特色,將地下室做整體的美化改造,而緊鄰的空間則另作為設計家聚落辦公室。 興德國小 司令臺 原規劃的改造地點為總務處前走廊,希望能延伸至校門口進行美化,結合閱讀學習的概念打造校園角落,而設計師建議位處校園中央的司令台,也是學生經常使用的地方,更適合作為校園角落改造。 興雅國小 藝文廣場樓梯下之空間 學校有計畫在每個可利用的空間設置閱讀角落,藝文廣場是使用頻率最高、也最親近民眾的地方,故先以這個地方為示範,期望日後能將模式套用到其他角落。 公館國小 蝴蝶亭 蝴蝶亭因外牆斑駁且位於校園後方,而成為陰暗少有學生駐留的角落,使用馬賽克磚拼貼的方式點綴座位,樑柱部分以蝴蝶翅膀的意象進行裝飾,強化蝴蝶的印象。 河堤國小 歇腳亭 學校以推動閱讀學習為特色,新啟用的凳子圖書館設計了各式座椅,滿足學生隨處閱讀的需求,學校希望能在設計團隊的引導下,由六年級學生創作系列閱讀椅,讓學生在校園內也能時時閱讀、處處閱讀,活化校園角落的想像力。 忠孝國小 樓梯間夾層 樓梯夾層平時僅用來堆放雜物,雖然不會有學生在此逗留,卻也是一進校門即可看到的區域,設計師場勘後認為,夾層是一個完整的空間,建議採「洞穴」的概念去營造整體意象,創造出一個讓學生願意停留的小空間。 溪山國小 校門旁行人專用走道 此走道位於校門口旁,學生、家長都很常經過,走道後方有蒙德里安的意象,學校規劃在一旁設置看板,可以放置學生的陶藝作品或繪圖作品,並放入蒙德里安的概念,讓整體主題更加明確。 泉源國小 右側教室前人行通道 校地較小,目前右側教室前人行通道已設置籃球框、足球網、高低槓等設備。以目前的用途做延伸,在設施整合的同時,可以創造出一個小型遊樂區,例如增加溜滑梯、藏寶箱、塗鴉牆等,真正屬於學生們的園地。 麗山國小 中央穿堂三樓空間 平時學校雖有擺放書櫃及一些書籍雜誌,但事實上不太會有學生在這邊駐足,都是當作動線經過而已,或許可以延續閱讀角落的構想,增加一些座椅引起學生停留的動機。 逸仙國小 活動中心一樓穿堂 學校期望能結合附近的陽明山國家公園自然環境特色,並延伸圖書館意象,針對牆面引導學生以校本特色為設計主軸,營造一個生態繽紛、富有童趣及親近孩童的展示空間。 古亭國中 立志樓前方之生態池 規劃將目前的生態池改造成魚菜共生系統,加上學校的文學、新詩創作特色,期望能讓學生自發性使用這塊角落,成為一個閱讀、休息以及遊樂的場所。並讓美術班的學生彩繪管線,搭配映在水面上的漣漪,結合生態與美學教育,並隨季節或植物的變化來區分顏色,讓整個校園角落更加生動有趣。 北投國中 三樓廊道外的露臺及樑柱 原規劃改造成藝術迴廊,在走廊設計鋼琴體感遊戲,或是經過每根柱子時會有四季不同的音樂,讓這個環境成為充滿藝術涵養的廊道。上方棚架可種植蔬菜水果,利用棚架植物減少曝曬,讓這個學生喜愛的空間更加美麗舒適。旁邊的四根大柱子可以結合四季的概念設計佈告欄,用來展示學生的作品。 天母國中 大廳二樓靠校門口之穿堂空間 平時只有放置少數移動式展示架放,因並非學生上、下課的動線上,故少有學生會在這邊逗留,但由於這邊面對著校門口,希望改造美化成為校園的新亮點。此區域正離美術教室不遠,可以規劃成展示表演的空間,設計成藝廊或增加小舞台讓學生有發揮的園地。閱讀區的改造設計,提高閱讀習慣及彼此互動的機會,讓這個空間真正達到活化的目的。 華江高中 至善樓前右側空地 這個區域一開始是機車停車場,後來又規劃成休憩區,讓學生社團可以有個表演的小園地,但可能因為場地會積水、沒有遮陽等種種因素,導致學生幾乎都不在這裡駐留,故想趁世界設計之都計畫,好好美化改造這個空間。
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 - 市府新聞稿

發佈日期: 2016-02-26
新聞分類: #城市 #台北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Android App: http://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tw.fingermedia.news.android_clien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