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30日 星期四

105年6月23日新聞稿—副甲狀腺亢進 腎友如何預防與治療?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新聞稿
發稿單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發稿日期:105年6月30日
報 告 人:仁愛院區 腎臟內科 夏清智 主任
副甲狀腺亢進 腎友如何預防與治療?
     副甲狀腺亢進是腎臟病友的「沉默殺手」,最好預防之道,是從小養成清淡飲食的習慣,維持正常腎功能,就不會動用到「魔鬼交易」,刺激副甲狀腺分泌過多,而引起併發症。
《出現副甲狀腺亢進的腎友,應避免攝取含磷食物。》
     根據國衛院研究,臺灣20歲成人約有200萬人左右罹患第一至五期慢性腎臟病,相當於每10人就有1人有慢性腎臟疾病。當腎功能少於一半,副甲狀腺素就可能會增高,到了需要洗腎的地步時幾乎都會出現,稱為「次發性副甲狀腺亢進」,因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被視為是腎臟病友的「沉默殺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腎臟內科主任夏清智用「魔鬼的交易」來形容,食物中的磷必須靠腎臟排除,當腎功能不好時,腎臟的磷排減少,血液中的含磷量便會上升,刺激副甲狀腺分泌,不斷地把骨頭裡的鈣與磷往外搬,導致骨質流失。加上腎還具有活化維生素D3的作用,腎功能低下時,維生素D3的活化也會跟著減少,無法抑制副甲狀腺分泌。
《鈣磷沉積 恐誘發心肌梗塞》
     次發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早期幾無徵兆,等到症狀出現,通常已經很嚴重,最常見的是會造成腎骨病變,骨頭變得空洞像海砂屋,有骨質疏鬆、骨骼疼痛、骨折等現象,且因骨髓空洞,造血功能不全,會略微貧血。
     此外,血鈣與血磷飆高,會在體內到處沉積,夏清智在臨床上看過有病人沉積在背部或臀部,隆起很大一塊,卻無法切除;也有沉積在眼部,形成紅眼症;甚至沉積在關節,痛到要打嗎啡;還有人韌帶鈣化,不小心用力就斷了。最擔心的情況是沉積在心臟、肺臟、周邊血管與軟組織,恐導致心衰竭、心肌梗塞、肺纖維化等,危及性命。
     要如何預防?夏清智表示,「禍從口入」,最佳預防之道就是清淡飲食,從小養成習慣,少鹽少油少蛋白,以維持正常腎功能,這樣也不易得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他說,門診常有夫妻同為腎臟病友,就是因為經年累月吃一樣的食物;另依健保署資料顯示,南部洗腎率較高,可能與聽信地下電台賣藥有關。
《禍從口入 少吃含磷食物》
     已出現副甲狀腺亢進的病人,夏清智指出,應避免攝取含磷食物,包括全穀類、內臟類、堅果類、奶類與乳製品,以及巧克力、即溶咖啡、碳酸飲料等,「少吃高磷食物,就不會動用到魔鬼交易,刺激副甲狀腺分泌。」其次,可服用不含鈣的降磷劑,一天三至六顆,但一顆一美金起跳,且健保不給付,長期費用可觀。
     當上述方法無法控制病情時,就要考慮手術摘除。夏清智說,目前做法是將四顆豆般大的腺體摘除3.5個,留下半顆種在手臂上,以平衡體內磷鈣;如果不想開刀,可選擇擬鈣劑替代,作用類似維生素D3,可抑制副甲狀腺分泌,但價格較貴。
     夏清智提醒,自我飲食控制是維持腎功能的關鍵,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經藥物或衛教,腎功能可望回復正常。一旦走到末期,就很難避免副甲狀腺亢進,勢必得面臨一場長期抗戰。

《高磷食物有哪些?》

全穀類小麥、糙米、綠豆、紅豆等
堅果類腰果、杏仁、花生、蠶豆、瓜子等
奶類與乳製品鮮奶、優酪乳、乳酪等
肉類動物內臟、蛋黃、火腿、肉乾、肉鬆等
其他雞精、濃茶、即溶咖啡、碳酸飲料、養樂多、巧克力等

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 - 市府新聞稿

發佈日期: 2016-06-30
新聞分類: #城市 #台北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Android App: http://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tw.fingermedia.news.android_clien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