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4日 星期日

一週的自書自畫自打油(5月28日——6月4日)

【記者游勝鈞整理報導】
【記者遊勝鈞整理報導】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眼科主任姚玉峯教授攀登世界角膜移植高峯的先進事蹟經報道後,引起強烈反響。省委書記車俊作出批示:

姚玉峯同志的事蹟很感人,體現了當代知識分子的忠誠與擔當、堅持與追求、仁愛與情懷,具有時代意義,值得廣泛學習。

  「放棄令人豔羨的國外發展機會毅然回國,我敬佩姚老師在人生關鍵時刻的抉擇。」邵逸夫醫院眼科住院醫師謝文加是2015年從美國學成歸來加入姚玉峯團隊的,他說,姚玉峯的選擇表明雖然醫術無國界,但醫者有自己的祖國。「作爲一名年輕醫生,我要學習的不止是姚老師嚴謹的工作態度、高超的醫療技術,更要學習他源於祖國、人民、時代的責任與擔當。」


  浙江省農科院病毒學與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朱英同樣是海外留學歸國人員,她對姚玉峯放棄海外優渥的物質條件回來報效祖國感佩不已。「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朱英說,「身處偉大的時代,知識分子應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以捨我其誰的責任感,主動擔當,積極作爲,爲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浙江中醫藥大學副教授樑澤華從姚玉峯身上,感受到了一種忠誠擔當、勇立潮頭、不斷創新的緊迫感和使命感。「科教興國,關鍵在人才,根本在教育。」樑澤華說,「更多的年輕人應當以姚玉峯爲榜樣,用自己所學爲國家效力,爲民族復興不斷攀登創新高峯。」


  姚玉峯20多年來刻苦鑽研,解決了眼科醫學世紀難題,給浙江知識界樹立了榜樣,也帶來了力量。浙江大學教授歐陽宏偉說:「年輕的科研人員,最應該學習姚玉峯教授身上勇敢和專注的品質。他數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地追求科研學術、臨牀技術,終有大成,今天的年輕人也要樹立這種精神,勇於在各個領域擔當大任。」


  作爲姚玉峯的校友和前同事,浙江省立同德醫院麻醉科主任王宏偉一直受到姚玉峯的激勵。「麻醉科現在還有許多需要突破的難題,這就像是一座座高山,但只要肯堅持,像姚玉峯教授這樣有恆心、有毅力,肯定可以找到一條通往學術高峯的道路。」王宏偉說。


▲光明日報 嚴紅楓攝


  姚玉峯看病一絲不苟、對患者處處體諒的醫者仁心,給許多同仁帶來了深刻影響。「他設身處地爲患者着想,開出的每一張處方,總是努力用最小的代價,使病人獲得最大的收益,甚至自己掏錢爲家境貧寒的病人墊付藥費。」邵逸夫醫院眼科中心主治醫師許葉聖說,「姚老師身上閃耀的人性光輝正像一盞明燈,讓我們看到了從醫道路的目標與價值,激勵我們永懷醫者治病救人的初心。」


  在邵逸夫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王冰鴻看來,爲醫者,要把病人裝在心裏;爲師者,要把學生教出師。這兩點姚玉峯都做到了。「他身上沒有'教會別人,餓死自己'的狹隘觀念,而是堅信一名優秀的醫生救不了所有的人,只有所有的醫生優秀,才能救治更多的病人。」王冰鴻說,要從姚玉峯的言傳身教中不斷汲取精神力量,爲提升我國基層眼科醫生的醫療水平作出更大貢獻。



小布的話

  究竟是怎麼樣的一位醫生,爲醫學界作出了怎樣的貢獻,纔會得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央媒的大篇幅報道?纔會得到不少同事的推崇?小布爲您轉載報道原文,讓我們一起向這位當代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學習!

攀登世界角膜移植高峯

知識分子風采

——記浙大邵逸夫醫院眼科主任姚玉峯

光明日報記者 嚴紅楓


  角膜病是眼科致盲性常見病,全球角膜病人4000萬左右,角膜病盲人1000萬左右。


  爲攻克角膜病,從1906年開始,全世界眼科醫學界前赴後繼。整整一個世紀,在爲之作出貢獻的燦爛星河裏,閃爍的名字都來自德國、美國、日本……直到2010年,在記錄重大技術突破的角膜移植歷史上,才第一次出現了中國人的名字。


  姚玉峯,來自浙江大學附屬邵逸夫醫院,眼科主任、博士生導師。他成功主持了世界上第一例由他獨創的角膜移植術,解決了排斥反應這個世紀難題。


  姚玉峯創造的技術,被國際眼科界命名爲「姚氏法角膜移植術」;美國眼科科學院快訊稱之是「該領域治療方法的一個突破」,被寫進美國醫學教科書。


  登上了世界眼科角膜移植巔峯的姚玉峯,20多年來,治療過30萬病人,經他手術復明的病人有近3萬人。


  面對人生的重大選擇,他每一次都無愧於自己的信仰,無愧於科學家的良知,無愧於祖國和時代。


  面對要求自己留在日本的導師,姚玉峯說:「我相信中國絕對不會關上剛剛打開的國門!我一定還會有出國學習的機會!」


  1993年4月20日,一架波音飛機在日本大阪起飛,終點站是北京。本來,姚玉峯可以讓自己的終點站是美國。


  1991年底,姚玉峯考取衛生部公派「笹川醫學獎學金」的出國項目,赴日本大阪大學醫學部眼科研修。


  他的第一導師是日本眼科玻璃體手術的開創者,世界上第一個開展眼視網膜黃斑轉位手術的醫生,擔任亞太眼科學會主席的田野保雄教授。


  姚玉峯贏得了田野的喜愛。另一位眼科「巨頭」,現代免疫學之父、眼前房關聯性免疫偏差現象的發現者、美國哈佛大學眼科研究所所長斯特萊茵也很欣賞他。


  1992年春,斯特萊茵來到大阪,進行眼前房關聯性免疫偏差最新進展的學術報告。


  這是世界眼科學最發達國家間的交流,也是兩大「巨頭」間定期的火花碰撞。


  報告結束,剛來的中國留學生姚玉峯要求向大師提問:「如果免疫在眼前房可產生選擇性抑制,繞開機理研究的細節,這個機理是否可被用來治療某些免疫增強性的疾病,比如排斥反應?」


  他的提問,出乎斯特萊茵的意料,因爲這是另一個方向上的假設。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斯特萊茵沉默片刻,若有所思地說:「我還沒有研究過。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值得在這方面探討!」


  更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斯特萊茵突然從臺上走下來,走到還有點羞澀的姚玉峯面前,興奮地對着田野說:「這傢伙很厲害!」


  作爲導師,田野感到自豪,但也掠過一絲內疚:姚玉峯不久前向他提出讀學位的想法,他未置可否。


  田野突然意識到:這個年輕人也許是一位眼科醫學的天才!


  活動結束。田野對姚玉峯說:「留下來讀學位吧?你的獎學金我來解決。」但是,他有個要求:「別回中國了,免得不讓你再出來。」


  「笹川醫學獎學金是中國政府與日本政府之間的項目,協議要求學習結束後按時回國。」姚玉峯說。


  「那你先回國。但我提前給你買張從北京去美國的機票。你到北京後,別出海關,直接轉飛美國。」田野說,「斯特萊茵那麼欣賞你,我會跟他聯繫。你先去他那裏三個月,再回到我這裏!」


  面對導師的話,姚玉峯既感到欣喜,也覺得導師對中國還不瞭解。


  趕上中國改革開放的姚玉峯,1979年考入浙江醫科大學臨牀醫學系。因爲表現優秀,姚玉峯學生時期就已入黨。


  「中國不會倒退,更不會關上剛剛打開的國門!」姚玉峯嚮導師介紹:中國政府「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


  但是,出於不放心,田野在姚玉峯迴國之前,還是幫他辦好了去美國的簽證和手續,並幫他買好了從北京飛往美國的機票。


  飛機在萬米上空飛行。凝視着兩張機票,姚玉峯思緒萬千。


  他不知道:圍繞他是否回來,學校、醫院已有一場爭論。當時,多少人千方百計通過各種正規、非正規渠道出國,滯留國外。就在他登機前的一天,還有人對醫大校長說:「姚玉峯不回國了!」


  一向儒雅的老校長急了:「姚玉峯可是學校花大力氣培養的啊!」


  飛機在首都國際機場準時降落了。


  當姚玉峯出現在學校時,驚喜不已的老校長對着衆人說了這麼一句話:「派姚玉峯這樣的人出國,值得!」


  整個20世紀,世界角膜病專家都試圖攻克那光明與黑暗的6微米。姚玉峯說:「我一定要無愧於學校的選派,爲國爭光!」


  「使中國日趨於文明富強之境。」這是延續在一個半世紀中國留學史上的夢想。


  回國一個月後,學校就讓姚玉峯再回大阪大學繼續讀博士。


  回到阪大,繼續師從田野保雄,還有另外兩位國際眼科界的泰斗,大橋裕一、井上幸次。


  姚玉峯研究的課題是前房關聯性免疫偏差對角膜移植排斥反應的影響。


  • 1700年,有醫師在埃及嘗試角膜移植,失敗了;140年後,愛爾蘭醫師將羚羊眼角膜移植到人的眼球上,也失敗了。


  • 1906年,德國醫生第一次用人角膜進行移植,成功了。但是,發生了排異。


  • 整個20世紀,世界角膜病專家都試圖攻克排異反應這一難關。


  • 1976年,美國角膜病權威理查德成功進行了上皮移植手術,向最後解決角膜移植頑症的目標逼近了一步。但結果遭到質疑:因爲沒有從理論上闡釋上皮移植的機理,僅僅是假說,無法在臨牀上得到推廣。


  • 從此,證明理查德上皮移植機理又成爲一道難題。


  「一定要無愧學校的選派,爲國家、爲親人爭光!」姚玉峯在阪大的三年時間,不但證明瞭困惑世界眼科醫學界16年的「理查德上皮移植假說」,而且獨創製作了小鼠角膜上皮移植模型,終於揭開角膜移植排斥反應的精細機理。


  憑藉着勤勞和智慧,姚玉峯設計出術後不發生排斥反應的「姚氏法角膜移植術」。1995年5月20日,他成功地實施在病人身上。


  角膜移植排斥反應——遮蔽了世界整整一個世紀的陰霾,被姚玉峯撥開了!


  他繼續攀登。


  人類的角膜由上皮層、前彈力層、基質層、後彈力層、內皮層組成,厚度約0.5毫米。實驗證明:排斥反應針對的是角膜最後一層的內皮,只有6微米厚。


  理論的推導,讓姚玉峯明白:只要把患者的6微米內皮層完整保留,邏輯上就不產生排斥反應。

 

  怎樣才能讓這6微米不在手術中發生破損?


  6微米,這是光明與黑暗之間的距離!


  6微米,這是攻克角膜移植排異難題的制高點。


  6微米,也是橫亙在姚玉峯面前的最後難關!

 

  姚玉峯嘗試幾十種方法進行試驗,但均未成功。


  在小鼠角膜上做上皮移植,無異於微雕藝術家在頭髮絲上做雕刻,而頭髮是死的,小鼠是活的。給小鼠打麻藥,打多一點會死,打少了會動。手法已非常嫺熟的姚玉峯一天能做12只小鼠的角膜移植手術。


  牛頓觀蘋果落地而悟出萬有引力定律。姚玉峯的蘋果何時才能掉落?


  1995年3月,姚玉峯生命中的蘋果終於掉落。


  這天早晨,仍停留在實驗冥想中的姚玉峯去吃早餐。他拿起雞蛋輕輕一磕,隨手剝開一片蛋殼。


  咦?蛋殼剝落,蛋衣竟完好保留!兩眼直愣愣地盯着蛋衣……突然,姚玉峯感到醍醐灌頂:若將角膜開一個小口,露出後彈力層與內皮層,讓「蛋殼」與「蛋衣」分離。而後,再剝「蛋殼」,剝破「蛋衣」的概率不就可能明顯降低嗎?


  姚玉峯渾身顫抖起來:3年來,衆裏尋他千百度,世紀難題瞬間有了解決辦法。


  1995年5月,世界上第一例採用最新剝離術進行的角膜移植手術由姚玉峯主持,在母校附屬醫院完成。術後無排斥反應,患者三個月後視力達到1.0。


  接着是第二、第三例……所有移植均實現零排異!


  困擾世界角膜界一個世紀的難題終於被一箇中國眼科醫生破解。


  姚玉峯登上了世界角膜移植的巔峯!


  這一年,姚玉峯33歲。


  面對二位世界眼科界巨頭的邀請,姚玉峯說:「作爲一箇中國人,在祖國需要時,我決不能置身事外。」


  姚玉峯在阪大的歷史上創下了兩個第一:阪大規定讀博士至少5年才能畢業。因爲姚玉峯三年時間所取得的成就,阪大破例讓他提前兩年進行博士論文答辯;阪大還破例特聘他爲客座研究員。


  世界上一流大學之所以稱爲一流,除了有大師外,還要有一批從世界範圍選拔出來的優秀博士生。


  深諳此理的田野教授允諾姚玉峯擔任大阪大學的非常勤講師,竭力想讓姚玉峯留在日本,留在阪大。


  深諳此理的還有斯特萊茵教授。在一次世界規模最大的眼科醫學會議上,他當面對姚玉峯發出邀請:「我們哈佛大學,我的研究所,隨時歡迎你去工作和訪問。」


  正是斯特萊茵和田野、井上3位教授的推薦,姚玉峯成爲國際「眼科及視覺研究協會」的終身會員。


  對斯特萊茵的邀請,姚玉峯只是感激。而對田野的挽留,姚玉峯有一種負擔。


  姚玉峯讀研究生時,需要任何器材,田野都會滿足。上皮移植實驗需要10萬多美元的一套高精度顯微鏡,田野立即打電話向德國公司訂購。


  看到姚玉峯忘我學習、工作,田野主動提出讓他的妻子到日本陪讀。田野還給他們提供優越的住宿條件,給他們購置了很多家用設施。其實,田野自己的家庭負擔並不輕。


  「即使一定要回國,也等條件成熟了,再回去吧!」面對完成了博士畢業答辯想回國的姚玉峯,田野說:「你這時回中國,國內條件不成熟,可能也無法發揮作用。」


  但是,出國前28歲就被學校破格晉升爲最年輕講師的姚玉峯對自己說:不能等啊!


  經常閱讀大阪大學《眼科會志》,讓姚玉峯瞭解了日本眼科醫學發展的歷程。他切身體驗到一個現代學科的進步和發展是多麼的不易。這讓他情不自禁地聯想到在中國接下來的發展過程中,自己能做點什麼?


  留在國外,是在別人已經發展的高度上再做點精緻的工作;但是回國,則是在一個歷史起點上自己搭建平臺,構建團隊。


  當時,中國角膜病人大概1000萬,角膜病盲人估計300萬,每年還新增50萬人,角膜移植還處於起步階段,急需新知識、新技術。


  姚玉峯喜歡讀文史書籍,他深受小說《第二次握手》和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的影響,心中的偶像是數學家陳景潤。


  「教授,正是我們國家的改革開放,讓我有機會走出國門,有機會師從您!」姚玉峯說,「在祖國改革開放,迎來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作爲一箇中國人,我怎麼能置身事外啊?!」


  最終,導師理解了學生的選擇。


  面對浮躁之風,姚玉峯做起最基礎性的培訓工作。這位世界一流的專家說:「醫學成果只有惠澤廣大患者纔會有意義!」


  提前兩年完成博士學業回國的姚玉峯,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術報效祖國,爲國家贏得榮譽:


  由姚玉峯獨創的姚氏法角膜移植術,不但大範圍應用在中國病人身上,也被推廣到美國、日本、印度、歐洲等地;被列入世界角膜移植進步史中;還被編入美國眼科醫師教科書。


  姚玉峯參加三本衛生部規範化教材的編寫,在國際上發表了40多篇有影響力的論文。獲得第一屆世界華人眼科大會優秀論文獎第一名,還獲得浙江省科技一等獎等。


  姚玉峯一手組建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眼科和眼科學教研室,成爲浙江省重點創新學科,衛生部專科住院醫師培訓基地,中國首家三焦點晶體植入矯治老視手術培訓基地。


  ……


  姚玉峯還帶出了17名博士研究生,28名碩士研究生。


  在美國讀博士的謝加文,上大學時就仰慕姚玉峯。回國後在姚玉峯門下做博士後。他說:「除了專業,我們從老師身上還學到很多很多。」


  一個夏天的晚上。一名不慎讓鉛筆尖戳進眼睛的八九歲小女孩來急診。根據病情,要救眼睛必須全麻進行角膜修補。但因女孩剛吃過飯不久,全麻必須空腹。怎麼辦?


  姚玉峯跟家長和小女孩本人做了交流後,決定採取局麻手術。


  姚玉峯走近手術檯。


  小女孩躺在手術牀上,突然輕輕地向姚玉峯冒出一句:「叔叔,我一定不怕痛,我會乖乖地配合你手術,我想眼睛看得見。」


  姚玉峯的心被戳了一下,好像躺着將要手術的是自己的女兒。他感到身體和手有點顫抖,失去了往常的沉着與鎮靜。


  停止操作!深呼吸!他默默唸叨:姚玉峯,你是醫生,必須冷靜,只有這樣,才能把小女孩的損失降到最低。


  姚玉峯屏息一分鐘後,纔開始手術。


  後來,小女孩的視力恢復到0.5—0.6。


  姚玉峯說:「生命對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是在生與死之間行走。疾病把人生推近懸崖,醫生是將人從懸崖邊拉回。任何鬆懈和疏忽都可能使人跌入深淵;任何馬虎和差池都會讓患者付出沉重的代價。」


  當許多人爲掙錢、出成果忙得不亦樂乎的時候,姚玉峯卻陷入了另一種沉思,作出了另一種選擇。


  看到每天都有慕名而來的天南海北的患者,從不去其他醫院走穴掙錢的姚玉峯,決定辦培訓班。他要把「姚氏法角膜移植術」授之於人,惠澤廣大患者。


  「姚玉峯太傻了!」有人說,市場競爭如此激烈,他應該守住自己的「獨門祕訣」。


  世界一流的眼科專家,竟親力親爲做基礎性的培訓工作,更多人不理解。


  「我的成績,其實是站在巨人的肩膀取得的。」姚玉峯說,在他的成長路上,有許多「擺渡人」,他也應該做別人的「擺渡人」。


  醫乃仁術。如果有10個,100個,1000個姚玉峯,那就可以讓更多人重獲光明。姚玉峯認爲這樣才能不違自己學醫的初心。


  從2009年開始,在醫學會和醫院的支持下,姚玉峯開始了「姚氏法」的普及工作,每年舉辦兩期,每期培訓500人。他毫無保留地把獨門祕訣授之於人,還無償獻出專利。


  培訓班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眼科醫生,期期爆滿,姚玉峯爲各地醫院培訓了4000多人次的角膜病專業人才,讓姚氏法角膜移植術在全國推廣,讓全國1.5萬多角膜病盲人在當地受益於「姚氏法技術」。


  姚玉峯希望將來有學生能超越他:只有這樣,中國才能成爲治療角膜病的眼科強國。


  面對技術要求很苛刻、工作又非常清苦的專業,姚玉峯說:「我對專業的選擇是基於人的價值,而不是個人的利益!」


  因爲有高境界,所以有大情懷。


  2017年2月10日,杭州。16歲被確診爲糖尿病的瞿火兒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要求捐出自己的角膜,把光明留在人間。


  火兒的故事感動了一座城。


  那天,爲了把捐獻者的角膜移植給患者,姚玉峯和同事們一道在醫院守候,徹夜未眠。


  火兒離世後,他取下眼球,仔細爲她更換上義眼片。確認遺體的眼部豐滿潔淨後,姚玉峯心裏默默地說:「小火兒,我已經把你的眼睛取走了。謝謝你和你的親人傳遞光明和善良!」


  緊接着,姚玉峯又給等待着的患者做了角膜移植。


  「看到移植後的兩個病人角膜植片分外清透時,我淚眼模糊了。」姚玉峯說。


  姚玉峯的博士生張惜雪說,那一刻,捐獻者和老師的行爲,讓他們感到一種靈魂的昇華。


  要當好一名角膜病醫生,不但要臨牀好,還必須精通病毒性、細菌性、真菌學、免疫學、細胞學等9大方面知識,所以,眼角膜專業也是眼科中最難學的。


  但是,相比較眼科的其他專業,角膜病經濟效益的回報又是最少的。如果不是出於熱愛,出於責任感,出於對學術的追求,角膜病醫生很難堅守。


  很難堅守還因爲治療角膜病,經常需要角膜移植。進行角膜移植,就需要獲得供體,而供體捐獻在我國起步較晚,機制不完善。


  角膜病容易發生在青壯年。青壯年人擔子重壓力大,能忍則忍,能熬則熬,等到嚴重時,眼珠被貫穿,失去光明就是最後的結局。


  曾經隨奶奶在農村,又隨「下放」的父親在浙西山區的江山煤礦生活過的姚玉峯,年少時就富有同情心,他看不得弱勢羣體受苦。


  「我深深同情角膜病人這個羣體。堅守,是因爲我無法放棄這個羣體,無法放棄這個專業。我對專業的選擇是基於人的價值,而不是個人的利益!」姚玉峯說,「當把病人的疾病控制住,讓他們的眼球保住或恢復光明,我深深感到角膜病治療是眼科醫學中最有成就感的專業。」


  這種對專業的愛,已流淌在他的血液中。


  爲了讓更多的角膜病人擁抱光明,姚玉峯迴國20多年來,沒休過一次年假。


  這是中華民族雄奇崛起的時代!


  姚玉峯實現了他回國前設想的三大目標:建立一個現代學科;帶出一批具有國際眼光能共同推動學科發展的專業人才;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眼庫。


  「與過去相比,我現在的科研環境和條件都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姚玉峯說,他有信心讓自己和團隊,在臨牀治療方法和藥物開發方面,做出新的創造。將來一定有更多中國人的名字刻錄在世界眼科的發展史上。


來源: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浙江日報




資料來源:浙江發佈兩岸交流,遊勝鈞,指傳媒,指動傳播科技
資料來源:雲煙供養居兩岸交流,游勝鈞,指傳媒,指動傳播科技

發佈日期: 2017-06-04
新聞分類: #大陸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