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日 星期六

金門縣第一台磁振造影掃瞄儀(MRI)問世


【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金門縣第一台磁振造影掃瞄儀(MRI)在各界與金門鄉親的殷切期盼下,於6月28日上午10時舉行啟用典禮,金門的醫療水準及服務品質將更為提升。CIMG4612
金門醫院於興建新的醫療大樓時,當時的衛生署即以醫療藥品基金編列了約2億元供購置醫療儀器,其中也包括了建置磁振造影掃瞄儀,以強化新建醫療大樓的功能,和提昇金門醫院的服務品質;磁振造影掃瞄儀造價約3,200萬元,目前只有在醫學中心或區域級以上的教學醫院才有設置,現在金門醫院也將提供磁振造影檢查的醫療服務,金門鄉親將可享有更高階的檢查項目,除了有助於臨床醫師的診斷,亦可免除部份轉診赴台受檢的奔波之苦。06290601


金門醫院院長王必勝表示:「金門醫院對此先進儀器的啟用與規劃,是著眼於提昇本院臨床上影像學的診斷能力,更可提高本院健檢的深度和完整性,這對於金門醫院要發展健康檢查中心,是很重要的里程碑;金門醫院這個發展方向能夠對應金門地區的健檢需求,是符合金門縣政府重視縣民健檢預防醫學的期待;同時,就金門地區轉診赴台的分析報告也指出,高階影像的診斷需求是其中的一部份原因,故期望透過啟用本儀器,也能夠減少轉診赴台作檢查的案例。」06290602


近年來,在臨床診斷上,磁振造影檢查(亦稱核磁共振攝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相當重要的影像工具;磁振造影檢查的原理,是運用人體與外在磁場協同變化的來產生影像,此種使用準確而不必侵入人體的方法,對於體內器官造影呈像功能,對於醫學的診斷、醫療和後續工作都十分重要,這樣的發明也獲得2003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金門醫院放射科主任林彥懷醫師說明:「人體組成有70%是水,水分子有大量的氫原子,將人體置於強大且均勻的靜磁場中,再利用特定的射頻無線電波脈衝,激發人體組織內的氫原子核,會產生共振而發生磁場訊號的變化,進而轉成影像訊號來輸出,可呈現人體內部器官、組織結構;MRI原理與X光等傳統檢查方法不同,不會產生游離輻射,無論使用多少次,都不會對病患造成輻射傷害。」


林彥懷表示,MRI 在醫療運用愈來愈廣泛,泌尿生殖系統、肌肉骨骼關節系統、腦脊髓神經系統、肝膽腸胃、胰臟及腎臟等部位都能清晰顯像,從頭到腳、從癌症診斷到全身健檢、從診斷到追蹤,已是現代醫學不可或缺的利器,甚至在絕大部分的腦神經疾病、脊髓及關節、韌帶等運動傷害上的診斷效果,已可取代斷層掃描(CT);醫界認為,MRI還可逐一取代許多侵襲性檢診,未來發展潛力無窮。


雖然磁振造影檢查是十分安全的檢查,但若是體內裝有金屬物質如心律調節器、金屬手術夾、金屬心臟瓣膜等,在強大磁場下可能會造成身體傷害,故此類受檢者則不適合做,這是必需要宣導的重要觀念。


CIMG46120629060106290602

發佈日期: 2016-07-02
新聞分類: #健康
新聞標籤: #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Android App: http://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tw.fingermedia.news.android_clien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