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日 星期三

繁殖期爸媽要隱私 黃魚鴞「小豬」學獨立

當冬季冷峰逐漸消逝,許多動物的繁殖期也悄然來臨,保育員在2 月初就發現黃魚鴞「嘿美」開始生蛋了。為了讓黃魚鴞媽媽「嘿美」和爸爸「愛洛」能安心繁殖,臺北市立動物園將牠們首度於去年成功繁殖的孩子「小豬」,進行出生後第一次健康檢查,並遷移到單身宿舍,展開獨立生活。黃魚鴞媽媽「嘿美」平常總是站在樹枝上休息,「小豬」和爸爸「愛洛」則會一起站在更高的圍牆上,要觀察牠們並不困難。但自1月中旬起,保育員發現「嘿美」開始長時間待在巢箱中,「愛洛」也有護巢的行為,同時會把食物叼回巢箱獻給老婆「嘿美」,種種跡象顯示黃魚鴞爸媽已經進入繁殖期。2月初保育員發現,「小豬」竟然會跟爸爸一起保護鳥巢中的媽媽,當保育員進入展場餵食的時候,「小豬」跟爸爸立刻飛下來,停在低層的棲架威嚇保育員,甚至張開翅膀做勢撲擊護巢。保育員考量「小豬」已經滿1歲,也到了該離巢的時間,於是另外準備了一個欄舍空間給「小豬」,在搬移的同時進行抽血、拍攝X光等健康檢查,測得「小豬」體重3.09公斤,也驗出「小豬」的性別是隻雌鳥。夜行性的黃魚鴞生性敏感,尤其在孵蛋初期,有可能因干擾而棄蛋, 因此去年保育員在孵蛋初期,唯一的觀察途徑就是透過監視器,直到過了32-33天的孵蛋期,保育員才用自製超長的探巢器,清楚地看到毛茸茸、胖嘟嘟的「小豬」。黃魚鴞的蛋,顏色、大小就像白色的乒乓球,2月2日保育員曾在巢箱外發現一顆棄蛋,等到22日左右,再度發現「嘿美」已產下另一顆蛋。目前「嘿美」仍整天窩在巢箱內,「愛洛」則持續站在高處守護,外加擔負起提供食物給「嘿美」的重責大任。黃魚鴞是臺灣的貓頭鷹中體型最大的一種,也是唯一生活在溪流附近的貓頭鷹,以溪流附近原始林的大樹、大型蕨類及樹洞為繁殖育幼場所。雖然廣泛分布在臺灣中低海拔,但隨著道路開發及農業開墾,自然溪流與原始森林持續減少,對黃魚鴞族群的影響很大。夜行性的黃魚鴞以水生動物或兩棲類動物為主食,腳趾沒有羽毛,趾腳底有棘狀肉墊,方便捕捉水中動物。黃魚鴞小檔 學名:Ketupa flavipes英名:Tawny fish owl分類:鳥綱 鴞形目 鴟鴞科 魚鴞屬 黃魚鴞分布: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中南半島、中國西南部、台灣。台灣分 布於全島中低海拔山區的溪流中上游,海拔範圍約50至2,400 公尺。形態:體長約58公分,顏盤褐色。眼黃色。耳羽甚明顯。頭頂至後 枕有粗黑色縱斑,背面大致為暗褐色,羽緣黃褐色。尾羽黑褐 色有淺黃色窄橫帶。腹面黃褐色,有許多粗黑縱紋。尾下覆羽 米黃色,無斑紋。喙黑色。跗蹠上半部前緣被羽,下半部及趾 裸露黃色。棲息地:棲息於海拔2,400公尺以下的溪流環境,但以低海拔山區為 主,領域範圍內需有足夠比例的天然林,在台灣東部可出現 於河口地帶。臺北動物園保育網:http://www.zoo.gov.tw/ Google+:http://plus.google.com/+TaipeiZoo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TaipeiZooYouTube:http://www.youtube.com/TaipeiZoo
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 - 市府新聞稿

發佈日期: 2016-03-02
新聞分類: #城市 #台北市
新聞標籤:
指傳媒 Fingermedia,指傳媒 Fingermedia,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finger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Android App: http://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tw.fingermedia.news.android_clien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